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:人类文明新纪元,(3)

来源:畜牧与饲料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0-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换一句话讲: 虽然,此项技术听上去是如此的玄妙,但是其科学原理却是毋庸置疑的 ——根据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刊登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《科学》上

换一句话讲:

虽然,此项技术听上去是如此的玄妙,但是其科学原理却是毋庸置疑的

——根据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刊登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《科学》上的成果论文我们可以获悉,我国科学家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,固碳生成淀粉的基础原理。

首先使用无机催化剂,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,之后再将甲醇转换为三碳,接着再将三碳合称为六碳。

最后,高分子碳水化合物“淀粉”,就这样被横空聚合!


过程听上去,实在“简单”到令人发指。

然而,就是如此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原理,要将之实际应用出来,其中所包含的科技含量究竟有多高,目前世界范围内恐怕也就只有参与其中的中国人,才真正的明白!

如何运用植物光合的基础原理,在发酵罐中如同发酵啤酒一样的去生产淀粉?


如何在保持超高的淀粉人工合成速率下,将生物淀粉合成路径中的60多步删减到区区的11步?

什么是“液态阳光”?如何解决热力学不匹配问题?究竟是怎样的生物酶催化剂可以使得淀粉的生产效率提高13倍?

不要太好奇!问,就是:


究竟有多么的不便展示?

1997年通过的《京都议定书》中,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被首先赋予了市场商品属性。

《议定书》中规定,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可以被作为一种商品自由交易。

2013年,中国深圳启动全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中国碳交易市场初步形成。而在今年7月16日,中国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”正式开市,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商品地位,正式获得了国家认可!


这一切意味着什么?

发达国家在狂喜

——作为全球产业制造金字塔的顶端,并不主要承担高碳排放类工业生产的发达国家们,即便是直到此刻在全球“碳排放份额”上,依旧没有与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达成一致。

但是随着中国对“二氧化碳排放权”商品地位的承认,各西方发达国家未来手中富裕的“碳排放权”,必将成为收割发展中国家的真金白银!


然而,就在各发达国家自以为“必胜”的时刻,中国给出了第三条路:

在植树造林、节能限产以外,中国出乎意料的将“人人嫌弃”的二氧化碳,人工合成了可以被用于工业生产、可以被用于畜牧饲料、甚至可以被直接制作为米面粉条的淀粉!

而在如此的一通操作之后,得到了“淀粉”的我们,在


这一切,都是真金白银。

至此,戎评似乎突然明白了我国“碳中和”战略的底气所在

——2020年,全球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总计约为320亿吨,其中,中国碳排放总量为99亿吨,占全球碳排放的31%!

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。

2020年9月22日,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突然提出:

这个目标,相对于目前世界上的几大主要经济体而言,是要求最高,时间最紧迫的....

所以,“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”仅仅只是解决了未来的“吃饭”问题吗?

至少,如今在可以预见的展望中,他还是一台足以让全世界趋之若鹜的,不折不扣的“印钞机”!


前景是如此的广阔:

用电低峰所导致的电力浪费,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全球电力行业的大问题。

错峰电价优惠、抽水蓄能、空气压缩,成为了用电低峰时段,电力储能的常用手段。

然而,“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”,却可以直接用零成本的二氧化碳+电能,合成高能量密度的淀粉

——淀粉可以直接喷洒燃烧、可以进一步发酵为酒精、可以制糖....

而除了吃以外,糖还可以干点什么?

文章最后,戎评有话说

在今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上,出于防范地外未知星体,因意外撞击地球而可能造成人类文明劫难的考虑,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郑重宣布:

虽然,在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规划之下,对于接下来的中国将如何建设、将采取怎样的防御措施,张克俭在后续的谈话中保持了缄默。

文章来源:《畜牧与饲料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cmyslk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015/627.html



上一篇: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(大道不孤)
下一篇:5G助力﹃智慧畜牧﹄湖羊有了﹃健康码﹄

畜牧与饲料科学投稿 | 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| 畜牧与饲料科学版面费 | 畜牧与饲料科学论文发表 | 畜牧与饲料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畜牧与饲料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