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畜牧与饲料科学版面费是[04/29]
- · 《畜牧与饲料科学》投稿[04/29]
- · 《畜牧与饲料科学》期刊[04/29]
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:人类文明新纪元,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换一句话讲: 虽然,此项技术听上去是如此的玄妙,但是其科学原理却是毋庸置疑的 ——根据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刊登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《科学》上
换一句话讲:
虽然,此项技术听上去是如此的玄妙,但是其科学原理却是毋庸置疑的
——根据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刊登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《科学》上的成果论文我们可以获悉,我国科学家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,固碳生成淀粉的基础原理。
首先使用无机催化剂,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,之后再将甲醇转换为三碳,接着再将三碳合称为六碳。
最后,高分子碳水化合物“淀粉”,就这样被横空聚合!
过程听上去,实在“简单”到令人发指。
然而,就是如此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原理,要将之实际应用出来,其中所包含的科技含量究竟有多高,目前世界范围内恐怕也就只有参与其中的中国人,才真正的明白!
如何运用植物光合的基础原理,在发酵罐中如同发酵啤酒一样的去生产淀粉?
如何在保持超高的淀粉人工合成速率下,将生物淀粉合成路径中的60多步删减到区区的11步?
什么是“液态阳光”?如何解决热力学不匹配问题?究竟是怎样的生物酶催化剂可以使得淀粉的生产效率提高13倍?
不要太好奇!问,就是:
究竟有多么的不便展示?
1997年通过的《京都议定书》中,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被首先赋予了市场商品属性。
《议定书》中规定,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可以被作为一种商品自由交易。
2013年,中国深圳启动全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中国碳交易市场初步形成。而在今年7月16日,中国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”正式开市,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商品地位,正式获得了国家认可!
这一切意味着什么?
发达国家在狂喜
——作为全球产业制造金字塔的顶端,并不主要承担高碳排放类工业生产的发达国家们,即便是直到此刻在全球“碳排放份额”上,依旧没有与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达成一致。
但是随着中国对“二氧化碳排放权”商品地位的承认,各西方发达国家未来手中富裕的“碳排放权”,必将成为收割发展中国家的真金白银!
然而,就在各发达国家自以为“必胜”的时刻,中国给出了第三条路:
在植树造林、节能限产以外,中国出乎意料的将“人人嫌弃”的二氧化碳,人工合成了可以被用于工业生产、可以被用于畜牧饲料、甚至可以被直接制作为米面粉条的淀粉!
而在如此的一通操作之后,得到了“淀粉”的我们,在
这一切,都是真金白银。
至此,戎评似乎突然明白了我国“碳中和”战略的底气所在
——2020年,全球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总计约为320亿吨,其中,中国碳排放总量为99亿吨,占全球碳排放的31%!
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。
2020年9月22日,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突然提出:
这个目标,相对于目前世界上的几大主要经济体而言,是要求最高,时间最紧迫的....
所以,“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”仅仅只是解决了未来的“吃饭”问题吗?
至少,如今在可以预见的展望中,他还是一台足以让全世界趋之若鹜的,不折不扣的“印钞机”!
前景是如此的广阔:
用电低峰所导致的电力浪费,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全球电力行业的大问题。
错峰电价优惠、抽水蓄能、空气压缩,成为了用电低峰时段,电力储能的常用手段。
然而,“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”,却可以直接用零成本的二氧化碳+电能,合成高能量密度的淀粉
——淀粉可以直接喷洒燃烧、可以进一步发酵为酒精、可以制糖....
而除了吃以外,糖还可以干点什么?
文章最后,戎评有话说
在今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上,出于防范地外未知星体,因意外撞击地球而可能造成人类文明劫难的考虑,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郑重宣布:
虽然,在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规划之下,对于接下来的中国将如何建设、将采取怎样的防御措施,张克俭在后续的谈话中保持了缄默。
文章来源:《畜牧与饲料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cmyslk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015/627.html
上一篇: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(大道不孤)
下一篇:5G助力﹃智慧畜牧﹄湖羊有了﹃健康码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