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(大道不孤)(2)

来源:畜牧与饲料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9-2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中国援赞比亚玉米粉加工厂建设项目—— 现在我对未来的生活很有信心 罗伯斯特·姆万扎 我家住在赞比亚南部的蒙泽地区,过去家乡的大部分人都以种地

中国援赞比亚玉米粉加工厂建设项目——

现在我对未来的生活很有信心

罗伯斯特·姆万扎

我家住在赞比亚南部的蒙泽地区,过去家乡的大部分人都以种地为生。2019年6月,中国援赞比亚玉米粉加工厂项目落户蒙泽。参与这家工厂厂区建设的那两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,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,也让我的家乡有了新的变化。

2019年4月,我在新闻上看到中国企业要出资在赞比亚建造玉米粉加工厂。新闻中说,项目的建设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,有助于培养技术人才。工厂建设动工后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应聘。

那时的我除种地外没有任何技能,负责加工厂建设的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仍然录用了我,为我和其他新员工安排了细致的技能培训课程,这让我非常欣喜。中国员工为我们耐心讲解电焊技术,传授安全知识,耐心地指导我们如何在高空作业时保证安全。经过一周的集中培训,我初步掌握了电焊技能。正式工作后,我的中国老师又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帮助我,半个月后,我便具备了独立作业能力。

我非常感谢中国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,特别是中国老师教会了我赖以生存的技能。过去,我每个月的收入只有约1000克瓦查(约合357元人民币),一家6口人的生活紧巴巴。学会电焊后,我每个月至少能赚3500克瓦查,家庭状况改善很多,不用再为两个孩子的学费发愁,家里还买了电视机。我还推荐我的兄弟和朋友们来工厂应聘,他们中的一些人也通过学习新技术,有了更稳定的收入。

如今,家乡很多人都在工厂里找到了工作。最多的时候,有几百名当地雇员同时在这里工作。除了焊接技术,工厂还提供砌筑等技术的培训课程。

中国企业不仅教会我们本领,也对我们的生活关怀备至。在每月按时发放工资、缴纳养老保险的基础上,中国企业还为我们提供免费的西玛粉。西玛粉由磨碎的玉米面粉制成,是当地的主要食物,我因此节省了不少伙食费。疫情防控期间,公司还为我们准备了口罩等防疫物资,定期向我们普及防控知识。得益于公司严格有序的防控措施,工厂没有一名员工感染新冠病毒。

今年5月底,玉米粉加工厂全部竣工。这是蒙泽地区最大的一个现代化工厂,生产线全部采用先进技术,从原粮收购、清理、存储,到生产加工,再到玉米粉成品产出打包等各个环节均实现全自动化,令我们这些曾参与厂区建设的员工很骄傲。

我了解到,工厂未来可日加工玉米240吨,还将成为玉米粉加工生产实训基地,每年培训学员200人次。我相信,工厂投产后,我们一定能吃到更为物美价廉的西玛粉,我对此非常期待。

虽然我在玉米粉厂的工作结束了,但有了电焊技术,我已经在附近的工地找到了新工作,现在我对未来的生活很有信心。

(作者为中国援赞比亚玉米粉加工厂建设项目原技术工人,本报记者闫韫明采访整理)

中国向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提供渔业和水产养殖培训——

改变了当地渔民“靠天吃饭”的状况

萨哈·哈姆丹·伊迪瑞斯

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,当地农村中80%的人口都是渔民。长期以来,渔民们依靠传统独木舟和简单渔具在近浅海区域劳作,仅能勉强糊口,渔业发展处于较为原始的捕捞阶段。令人欣慰的是,在中国的帮助下,渔民不再“靠天吃饭”,学会了先进的打捞、养殖及加工技术,逐渐实现了对渔业资源的有效利用。

2016年7月,桑给巴尔农业、自然资源、畜牧与渔业部研究制定政策,积极吸引外国参与当地渔业和水产养殖发展,中国是最早响应的国家之一。在中国驻桑给巴尔总领馆大力支持协调下,中国福建海洋研究所与桑给巴尔方面联合举办了培训班,选派经验丰富的中国专家对我们的渔业从业者进行指导,带来了科学养殖专业知识和先进实践经验。

在课堂上,中国专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,结合实际需要传授经验,令我印象深刻。培训班开课前,中方专家做了实地考察,与当地渔民深入交流,找出了我们在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。课上,专家和我们共同探讨、提出解决方案,帮助制定了行动计划。相关课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渔业知识,也培养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是“授人以渔”的生动实践。

5年来,已有200多名桑给巴尔渔业和水产部门官员、企业人士和渔民参加培训,很多人在培训后成为这一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带头人。桑给巴尔农业、自然资源、畜牧与渔业部副部长阿布达拉表示:“中方为桑给巴尔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,不仅提升了渔业发展能力,对解决食品安全、人员就业和消除贫困等方面的问题也有重要意义。”

文章来源:《畜牧与饲料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cmyslk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929/615.html



上一篇:WildFieldHealth 能用脱水蔬菜代替新鲜蔬菜吗!
下一篇: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:人类文明新纪元,

畜牧与饲料科学投稿 | 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| 畜牧与饲料科学版面费 | 畜牧与饲料科学论文发表 | 畜牧与饲料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畜牧与饲料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